当前位置: 首页>>媒体江理>>正文
《中国网教育》:解码靖安“两山”转化密码 感悟绿色发展新动能
日期:2025年05月21日 17:17  点击次数:

5月19日,江西靖安迎来一群特殊的“生态探秘者”——2025年第3期高校处级干部培训班学员深入这片“中国天然氧吧”,以实地走访、深度体验的方式,解锁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升级的融合密钥,揭开这座国家级生态县“点绿成金”的发展密码。

生态经济的立体答卷:从资源禀赋到产业矩阵的蝶变

在靖安县大健康产业服务中心,学员们推开了生态经济的“全景窗口”。展厅内,有机大米、富硒果蔬等“生态餐桌”系列与森林康养、温泉疗愈等“生态旅居”项目交相辉映,勾勒出“一产利用生态、二产服从生态、三产保护生态”的产业逻辑。靖安将84.1%的森林覆盖率、年均17℃的宜人气候等生态本底,转化为“空气可卖钱、山水能生金”的现实生产力。数据显示,靖安县大健康产业年产值在逐年提高,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这里落地生根。

智慧守护的生态防线:科技赋能下的绿色治理革命

走进生态卫士综合执法中心,仿佛置身于“数字护绿”的指挥中枢。18块电子屏构建起“空天地一体化”监测网络,无人机群每日巡航,卫星遥感每小时扫描全域生态,AI算法实时预警水质异常、森林火险等12类风险。最引人注目的是“野游智能预警系统”,通过热成像技术精准识别违规游泳人群。这套“科技+制度”的组合拳,让靖安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100%。

一片茶叶的生态哲学: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样本

在靖安茶叶加工中心,北纬28度黄金产茶带的“绿色精灵”——靖安白茶讲述着生态与产业的共生故事。这里的茶园实行“草茶共生”种植模式,以草抑草减少农药使用,用山泉水灌溉保障品质。从杀青到烘干的12道工序中,非遗传承人手工炒制与智能控温设备协同作业,使茶叶氨基酸含量达5%,是普通绿茶的2倍。这片“会呼吸的茶叶”,年销售突破2亿元,带动茶农实现了收入的稳步增长。

思想碰撞的绿色启示:从县域实践到高校育人的价值共振

“靖安的‘生态账’算得清,‘发展账’更算得精。”在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交流会上,江西财经大学夏贤锋的感慨引发热烈讨论。靖安通过“生态+”模式培育出的省级农业品牌、国家级文旅融合项目,为高校提供了鲜活的教学案例。多所高校现场与靖安县达成合作意向,计划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、碳汇交易机制等领域共建研究基地,推动“论文写在大地上,成果转化在田间”。

当暮色浸染青山,靖安的生态故事仍在续写。这座赣西小城以“生态为基、创新为翼”的发展范式,不仅绘就了“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美丽画卷,更趟出了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同频共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。正如南昌航空大学周贤群在研学笔记中写下的:“靖安的实践证明,绿水青山不仅是自然财富,更是经济财富、社会财富,是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。”(江西省委党校2025年第3期高校处干班学员王淑军、徐军、饶先发供图文)

http://edu.china.com.cn/2025-05/21/content_117887455.shtml



上一条:《中国网教育》:江西理工大学:沉浸式就业体验,让课堂直通岗位
下一条:《江西卫视新闻联播》:【改革在身边】跨越 “死亡之谷” “中试车间”让专利直通“生产线”

扫描二维码分享
相关推荐: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
Copyright © 2024 www.jxust.edu.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
学校地址:  [赣州-三江校区]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  邮编:341000  

        [赣州-红旗校区]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  邮编:341000

        [赣州-黄金校区]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  邮编:341000

          [南昌-南昌校区]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  邮编:330013


   移动版    赣ICP备05001230号-1    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